25 4 月, 2016
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

Inside-Out

( 圖片來源 google )

一般人在習易期間,多少都會接觸到宗教經典。近日與不少術友閒談時,發覺金剛經名句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引起他們的求知,大部分人都認為「應無所住」的「住」是解成「執著」,有見及此,我嘗試以個人有限的文筆,及多年對金剛經的研究心得,為此盡力解說。在此先表明,我非從佛教範疇解釋,是從現代生活角度作解說,如有錯漏,大家不妨指正。緣起於思考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「住」是否直接解成「執」?若然解成「執」,為何不直接寫成「應無所執而生其心」?很顯然地,「住」與「執」的意思上應該有所不同;經過查字典後知悉,「執」有維持、堅持及實行的意思,「住」有住宿、停著及有在內的意思,繼而能推論,「應無所住」的「住」,實質上會有一些停於內在的含意,是有異於執著的意思。如下,我繼續嘗試分析那種內在含意是什麼。

“情緒”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,古時,沒有“情緒”這個詞彙的,它能夠引起動機,例如驚慌能協助我們引起逃避危險的動機,得以保存性命,屬於一種求生本能;我們知道,情緒主要是由“感知覺”和“認知”(及生理反應的回饋)所產生的,但情緒屬個人主觀性,它有時會妨礙我們獲得普遍性的道理(道理是包含客觀和理性的,且在群體中達到普遍性)。於是,我們可以理解到,情緒對於人類本身是非常重要的生存工具,但是,它亦對我們有效地吸取正確且有用的知識和經驗造成影響,所以,我們必須好好控制情緒、運用情緒。那麼,若果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「住」,被解釋為「執著」,到底會指「執著」什麼東西呢?我個人認為,執著某種(或多種)行為都是由“情緒”引起,而且不論好與壞的情緒,都會干擾我們判斷事物時的邏輯性。因此,若只將「住」解釋做「執著」,這未免過於狹義了。

換句話說,既然我們不可能放棄感知覺和認知所產生的“情緒”,因此我認為,「應無所住」並非如一般見識人士所說的「莫思量、不籌謀」和斷除「六根六塵」天賦條件等偽道理;正如科學家就是有那份對於科學的執著與堅持,才會令現今的科技如此進步,假如科學家放棄堅持思量與籌謀,人類的生活怎可如此安全及舒適?現今怎會有智能手機使用?由此可以理解真正的「應無所住」,非如坊間那樣解成「不應執著」,若以「執著」來解釋顯然有誤,這樣解釋只會窄化大眾思考能力。

我認為,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是想告訴大眾:“感知覺”是我們接收外在事物的訊息渠道,我們是不能改變它也不能斷除它(正如我曾經說過,人類有防火意識,才能避免發生火災,有預防病毒的意識,才能夠提防疾病);至於,“認知”是可以透過學習而改變的,因此,「應無所住」是指可透過學習正確的知識去改變那種錯誤的執迷,懂得如何做情緒的主人,學會「不受情緒干擾行為的心」,當我們明白到感知覺和認知及思考能力都是人類獨特天賦,可使人類邁向正確的大道,便知道絕非坊間那種無知的曲解,不是那種教人放棄人類天賦的偽學。

當人處於“焦慮”的時候,迷信的人會立即訴諸求神問卜,估算未來的運程,否則便感到更焦慮,認為沒按照「方式」去做,會繼續感到不安。焦慮會使人產生有如強逼症般的“強逼行為”出現,最終令自己更加執著,“強逼行為”會驅使人「想做些事」來破除厄運,繼而再相信一些不合邏輯和情理的「東西」。這種人生,其實都是由於情緒引起,令你的人生不再是由自己作主;更不幸是,“認知偏誤”會不斷強化自己的想法,使自己對於正確事物選擇「視而不見」,還根據自己所認定的理論來歸類事物,透過“經驗強化”再將所謂「證據」拿來強化自己的論調,這樣的“教化”,會形成一種特殊的「模式」(尤其是驚嚇情緒),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,「模式」窄化了大眾對事物的看法之後,便形成錯誤的關係聯想,繼而存放到深層的記憶中。

人類對於事件經歷的記憶(也是生存本能之一)之內,有一種時常讓自己產生恐懼的特性,記憶會很容易喚起帶有激動性的情緒,於是,當我們注意事物時便會容易出現偏好,又再對能夠造成恐懼的事物表現關注,最終形成惡性的“循環迴路”,因此,我們對於帶有驚嚇及神秘化的言論會格外留意,而且十分「上心」。之後,還會啟動“損失規避機制”, 逼使問題合理化和相信自己的行為,極不接受自己在過往事件中的錯誤付出,反而更高估自己的判斷與能力,及認定自己所悟到的是真理,這種“損失規避機制”更被養成一種生活上的「習慣」。總結,執著原是一種堅毅精神,情緒才是一切行為動機的重心,現在大家對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已有一點領悟;亦引伸出,若果我們將個人的所謂「術數經驗」看成生活上的真理,其實,反而是脫離了正確知識,對生活絕對沒有益處。

葉 壽 山 二零一六年四月廿五日

Featured articles
Premium online guides